泰安举办亚健康分会学术年会,无限极养固健参与分享

来源:无限极

  当千年中医智慧遇上现代AI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健康火花?7月初,在山东泰安召开的这场高规格学术会议,给出了中医药应对亚健康和体重管理难题的创新方案。跟着小i一起划重点~

\

重量级盛会:

  权威专家共话健康未来

  在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持续深化肥胖等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背景下,中医药在“治未病”与亚健康管理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7月3日至6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省泰安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中医经典传承·AI助力健康”为主题,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广东养固健中医健康养生研究院参与了此次盛会并作主题分享。

  “过劳肥”有救了!

  中医专家分享调理秘籍

  与会者通过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学科发展前沿,共同为提升我国亚健康防治水平,尤其是在减重的中医干预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其中有个话题,更是直击现代人痛点:工作压力大导致的“过劳肥”怎么办?

\

大会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

  何丽云主任医师

  大会主席何丽云主任医师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压力型肥胖的定义、流行状态、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及干预策略,强调中西结合治疗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临床经验和案例,以及肥胖管理的研究方。

  她认为,压力型肥胖的管理需要以调肝、健脾祛湿、调心为基本方法,根据不同阶段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使用参苓白术散和三仁汤是中式体型管理的手段之一,同时辅以针灸推拿疗法、八段锦等运动疗法,可帮助减轻压力和体重。

  老祖宗的超前智慧:

  《黄帝内经》的现代启示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智慧。《黄帝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说的就是在疾病发生前就要做好预防。这与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理念高度契合。

  研究表明,亚健康状态可视为中医“未病”范畴中的“欲病状态”,其核心在于通过调摄情志、饮食、起居等手段,防止健康向疾病转化。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贺娟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贺娟教授在《<黄帝内经>平衡观现代诠释》的专题讲座中分享道,《黄帝内经》蕴含“和”思想与“平衡”观紧密交织,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维护人体健康乃至世间万物有序运行的理论基石。只有维持阴阳、脏腑、气血之气的平衡与和谐,才能使身体各部分功能协调统一,收获真正的健康。

\

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栋先副教授

  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栋先副教授在《基于健康养生理念的中医生活方式实践》的专题讲座中指出,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和“整体观念”,主张通过“三调养”与“四合理”让身体与生活回归平衡:

  通过扶正气、平阴阳、调脏腑的“三调养”,帮助调养身体状态,达致身体平衡;通过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情志有衡的“四合理”,帮助调优生活方式,达致生活平衡。

  该体系也是以《黄帝内经》为理论根基,通过“养生固本”实现“健康人生”——在身体强健、心态积极、社会和谐的平衡中拥抱美好生活,是中华养生文化应对现代亚健康挑战的系统解决方案。

  国家战略下的中医方案:

  科学减重新路径

  当前,防控肥胖已从公共卫生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通过三年行动,显著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与技能。同年,《肥胖症诊疗指南》《成人肥胖食养指南》《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相继发布,从临床规范到日常饮食管理,构建起覆盖全人群的肥胖综合防控体系。

  合理体重是健康的基石。肥胖作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及脂肪肝等多种代谢综合征的关键诱因,严重威胁国民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据专家预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肥胖率将达到31.8%。

  基于深厚的中医理论积淀,大会专家认为:中医减重关键在于遵循“调脾胃、祛湿浊、平阴阳”三位一体的干预路径。

  “脾胃运则肥浊消,三焦通则湿瘀化,阴阳平则体重衡。”通过个性化中医调理,不仅能有效减重,更能同步改善体质,实现健康、可持续的体重管理目标。

  “减重不治脾,如禾断其根;祛湿不调衡,似水覆空盆。”论坛现场,多位大咖围绕“调脾胃、祛湿浊、平阴阳”等话题开展专题讲座:

\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范恒教授

  在《从经典脾胃论探讨肥胖相关亚健康的免疫调控与AI赋能管理》的专题讲座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范恒教授总结经典脾胃论的学术思想,并结合AI预测模型展示中医体重管理智能决策系统的临床应用前景。

\

广东养固健中医健康养生研究院齐元玲高级研究员

  在《祛湿与中式体型管理》的专题讲座中,广东养固健中医健康养生研究院齐元玲高级研究员指出,湿邪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可由无形之湿逐渐变为“痰”,痰与湿相互胶结,形成痰湿,会阻碍气机运行。长期湿气重会导致肥胖,这种肥胖往往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浮肿,且减肥困难。她强调,健脾运、通三焦是祛湿的要诀,调体质、优摄入、促代谢是体型管理的关键。

  参会者说:

  这样的学术会议太实用了!

\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此次学术年会的召开,不仅是对中医药“治未病”优势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国家减重等健康促进政策的积极响应。

\

  山东的一位参会代表感慨道:“无限极的健康养生理念,与国家倡导的‘治未病’和慢性病防控方向高度契合。通过专家们的深度解读,我们对中医‘平衡观’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明白了中式体型管理产品背后的配伍智慧。这样的学术会议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希望未来还能参与!”

  作为中医药健康养生领域的研究机构,广东养固健中医健康养生研究院将深度响应国家战略,不断夯实“健康养生理念理论-研究”属性,为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创新的肥胖与亚健康管理模式注入新动能,为中医健康养生领域、亚健康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一篇: USANA葆婴成功通过网信部门的备案审核   
下一篇: 如新打假合集丨“山寨如新”能有多离谱?擦亮眼睛一起辨假!

甘霖率督导组赴北京开
2月18日、19日,由国家市场监……

宝哥:网红要当得长盛
近些年,故宫博物院成了备受瞩目的“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