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哥相对论:看得多了,眼界就不一样了

来源:三生


      今天是10月5日,还在十一长假期间。每到假期,就会有很多人出门旅游,看山看水看人山人海,还催生了“微信朋友圈旅游摄影大赛”。这几天的热门新闻:高速公路堵车,景区游客爆满,网上购物遇冷,可见大家都有一颗“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
      看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过去这些年,为了商务考察,我每年都要绕地球飞好几圈。今天就来说说我眼中的世界吧。 
     

看世界,最大的收获是眼界


      我最近一次出远门,是一个多月前去迪拜——三生2016海外旅游研讨会。我想,对很多第一次到这个地方的人来说,迪拜带来的感受是震撼的。就如我2007年第一次去的时候一样,看到这么多的高楼,异形的房子,海上的项目,不得不钦佩这个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的沙漠奇迹。


      我第二次到迪拜的时候,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还在建设,能感受到这个地方欣欣向荣的气息。

 
      第三次到迪拜的时候,走到号称世界第一高楼的125层,看到有许多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广场上在当年看来是世界最大最美的迪拜音乐喷泉,现在看来也不及杭州西湖的音乐喷泉更有韵味。


      三次去迪拜的感受,我的好感是在一点点的下降。这并不是说迪拜在倒退,而是别的地方的发展速度更胜一筹。当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发展起来的时候,最初在迪拜看到这么多“世界第一”的震撼会慢慢消减。更重要的是,在看世界的过程中,人的眼界、境界是在不断提升的。
      从2007到2016,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和伙伴们一起参加海外旅游,还是去国外进行商务考察,走过的地方越多,就越是深有体会。能够震撼我的东西,也从外在的漂亮宏伟,变成了内在的文化价值。

奇迹,尚未竣工的世界文化遗产


      离开迪拜以后,我去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在现在的我看来,斥巨资建造的世界第一高楼,不及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百年前在巴塞罗那设计的一个教堂或是一座豪宅。毕竟,如果有人愿意花更多的钱,“第一高”的名号是可以易主的,但工匠艺术精神遗产和文化却不是用钱就可以超越的。 
      高迪从1883年开始主持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的修建,直到1926年去世,教堂尚未完工,至今还在修建中。然而即使是“半成品”,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站在这座建了130多年仍未竣工的大教堂前,不由地感叹,高迪的建筑,是巴塞罗那的,是西班牙的,是欧洲的,也是世界的。


      在这里,震撼我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价值,还有匠心精神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尽管高迪已经过世90多年了,但他的作品依然感染着我和后来者,萌发念头去成为某一领域世界文化遗产的创造者。
      和大多数人只能趁着长假扎堆出游不同的是,三生小伙伴们的时间更自由,更能享受旅游的乐趣。在一次次出门看世界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放松的心情和漂亮的照片,还有伙伴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积淀,不是吗?

 

 

 

 

 

上一篇: 宝哥相对论:再忙,也要保持好状态   
下一篇: 四川工商重拳打击网络传销

甘霖率督导组赴北京开
2月18日、19日,由国家市场监……

宝哥:网红要当得长盛
近些年,故宫博物院成了备受瞩目的“文化网……